您的位置:首页 >时尚潮流 >

1689年,是啥原因让康熙皇帝取消了除夕年夜饭?真相令人甚是感慨

时间:2021-12-16 16:25:08 来源:皓月楼上

在我们中国,自古以来使用的都是农历纪年法,公历纪年也是近代以后才有的,而在我们的农历纪年法中,最隆重的节日当属春节,因为它象征着新的一年的开始,还有对过去的告别。

春节是属于我们中国人最重大也是最隆重的几日,除夕的晚上,全家人聚在一起,围坐在餐桌前,团团圆圆一起辞旧迎新,这样才能称之为美满。

除夕家宴的习俗其实是从古代就流传下来的,古时候下至黎民百姓,上至王公贵族家宴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皇宫中,每年的除夕家宴不仅要阖宫嫔妃都要出席,还会邀请一些亲近的大臣赴宴,皇帝还会给看重的人专门赐菜。

距离我们最近的清朝,在除夕之时的年夜饭是宫中最为隆重的节日。很多一年都见不到皇上一次的后宫嫔妃,终于能在这个时候见到皇上一面了,每个人都打扮的花枝招展精心准备着礼物准备博得皇上的青睐。

所有人都聚集在保和殿中,皇上到场后才能正式开宴,席间坐满了各路嫔妃和皇亲国戚。一般来说,从正午也就是现在的中午十二点,宴席便开了,开始都是些开胃小菜,凉菜点心等用来垫垫肚子。

期间,歌舞不停,年夜饭的正式开席在晌午的四点之后,每个人的菜肴都各有不同,地位越高菜系就越丰富。作为九五之尊的皇上,自然是最丰盛得了,他的饭桌又被成为“金龙大宴”!

因为这算是一场家宴,所以就算是皇帝的桌上其实也并没有多少珍馐,并且对于菜品的用量都有着严格的标准,菜品的构成主要是以猪肉为主,鸡鸭鱼自然也不能少,稀有的如野鸡、鹿肉、野猪等。

这些其实比满汉全席还要差一些,不过也算是丰盛了,再加上当时清朝的都城北京地处内陆,海鲜其实并不常见,况且满族曾经也是游牧民族,对于海鲜等食品其实也并不习惯。

清朝政府统治中国将近三百年,这段时间内,从清朝正式建立后,除夕家宴几乎是年年不落,而这个传统也一直保持到清朝灭亡。根据记载,有一个特殊的年份,居然没有关于那一年除夕家宴的记载。

这一年是康熙在位的第二十八个年头,也就是1689年的时候,康熙居然没有在宫中举行除夕家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关于这一年,在《康熙起居注册》中有着详细的记载,在记录的文官笔下,除夕这一天明明该是张灯结彩歌舞升平的日子,但是康熙依旧没有休息,一直在不停地处理着朝政,非常的勤政爱民。

但是这并不是最异常的地方,最让众人不安的是,明明是个辞旧迎新的好日子,可是皇帝这一整天都没有个好脸色,甚至还看起来十分的不安,宫中上上下下也跟着忐忑了起来。

究其原因,是在那一年的秋天,有一处名为直隶的地方,也就是现在的河北省,发生了严重的灾情,百姓民不聊生,尸横遍野,作为皇上听闻此事也十分的揪心,

好在康熙反应迅速,立刻派人去赈济灾民,帮助百姓渡过难关,也好稳定朝局,而当时正值腊月,将近年关了。虽然官员将事情处理的妥当了,可康熙还是心中不安,甚至派出了巡抚去查看,务必要将救济的银两和粮食全部落实。

除夕这一天,官员向康熙汇报,虽然事情进展顺利,但是康熙依旧没有一点喜悦之意,官员只能安慰他放心,天灾无法避免,皇上已经尽力而为,不要太过操劳,不然让他们这些臣子也实在是不安,请皇上好好度过这个春节,奏章会晚些送达。

但是却被康熙拒绝了,让官员依旧正常上奏。新旧交接的日子里,皇上依旧勤于政务,无法分心。之后,康熙就去向太后请安,一天也便过去了。

看得出,康熙皇帝但有百姓甚至忘记了除夕这种大日子,而时时刻刻观察着皇上的众人,自然也不会再提起除夕年夜饭一事,所以年夜饭也就这么取消了。

百姓不安,作为皇上也很难舒心,忧心天下的皇上即使破例取消了年夜饭,想来也是可以被众人所理解的。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