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人风采 >

真人秀为博眼球无下限,这恐怖片太讽刺了

时间:2021-12-03 17:18:55 来源:文文的日记

她是恐怖恶搞真人秀的制作人。近期网络上出现了另一档更血腥更真实点击率也更高的同类型节目。

本就不满节目效果的老板这下更是眼红,要求她和团队在下一期反超回来,否则就炒掉整个摄制组。

理念不同的她本想就此退出,但在导演兼男友的劝说下还是同意做完这最后一期。

这次节目组将录制地点选在了一座废弃的精神病院中。

她负责扮演护士,与另一位扮鬼的女孩一起恶搞招募来的园丁。

可谁知园丁竟是个精神病人,扮鬼女孩吓人不成反被杀害。

事情瞬间开始不受控制起来……——《恐吓运动》。

恐怖题材影迷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国产恐怖片人吓人,日韩恐怖片鬼吓人,欧美恐怖片恶心人。

没错,作为一类文化产物,恐怖片的确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

每个国家和地区由于文化、历史、政策、环境等方面的差异,恐怖片风格自然大相径庭。

不过如今看来,这句话却多少有些不合时宜了。因为在经历了20世纪末和新世纪初的两次市场大变动以后,各国恐怖片几乎都完成了自身的转型和革新。

单说欧美恐怖片。传统美恐的出身本就寡廉鲜耻。

它源自于上世纪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好莱坞双片放映制度下廉价的B级片,延续了其简单粗暴且最容易吸引观众的视觉刺激作为主要风格。

直到20世纪末在观众普遍的审美疲劳和亚洲恐怖片强烈的冲击之下,传统美恐才不得不另寻出路。

转型后的美恐一方面将东西方恐怖元素相结合,在保留原有视觉刺激的基础上适当融入心理恐怖。

另一方面则越发注重故事的悬疑性和推理性,往往利用意想不到的反转吸引观众的眼球。

本片就是如此。其实直观看来,整个故事并无新意,甚至有些俗套。

无非就是真人秀团队为博眼球无底线,结果坑人不成反被引火烧身。

而且无论剧情架构还是氛围营造,本片都算不上同题材电影中的上乘之作。

可它在国内豆瓣上却拿到了7.1的高分。原因之一就在于编导利用层层反转,将这个俗套的故事玩出了花样儿。别急,且往下看。

接下来是剧透时刻。老规矩,以此处作为分割线,还没看过本片的小伙伴慎阅下文!

全片一共反转了五次之多,几乎可以说是从开头反转到结尾,简直让人应接不暇。

第一次,影片开头停尸间保安大叔半夜遇鬼,结果是节目组的恶搞。

第二次,恶搞对象园丁是个精神病人,节目组吓人不成反被团灭。

第三次,园丁也是演员,这一期真正的恶搞对象其实是女主艾玛。

第四次,另一档节目的面具人来到精神病院展开屠杀,只留下了艾玛、导演马库斯和扮鬼的女孩艾比。

他们只允许艾玛带走一个人,几番挣扎后艾玛选择带走还是孩子的艾比。

第五次,两人离开后面具人给马库斯播放了一段视频,艾比竟是他们安排的内应。

不得不说,本片的编导十分大胆。

绝大多数带有悬疑色彩的恐怖片都只是遵循着悬疑片的一般原则。

即不断抛出疑问制造悬念,利用故事剧情引发观众思考,结尾的反转让人意想不到。

像这样从头反转到尾的实在少见。

一方面是因为很多热衷于悬疑片的观众最为享受的就是观影过程中的推理乐趣。

而层层反转意味着每一次都会推翻观众原本的设想,很容易让人产生被戏耍的感觉从而丧失推理兴趣。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计中计和连环套的故事想要拍好本就并非易事。

毕竟反转不是瞎反转,如何反转、何时反转都非常考验编导对于剧情的架构能力和对于节奏的把控能力。

只要当中有一个环节处理不当,那就基本等同于满盘皆输。

在这一点上本片虽没能做到完美无缺,但也算得上是中上等水平了。

每次反转都在情理之中,既不显得突兀又保证了整个故事顺理成章,丝毫没有生硬感和割裂感。

而且编导并没有不断抛出疑问或是刻意制造悬念吊人胃口。

观众只不过是全程跟随节目组的视角审视他们所经历的一切而已,自然也就没了推理乐趣被破坏这么一说。

纵然全片的水准算不上上乘,故事也没有什么新意,但好在编导足够聪明。也算难得。

当然了,如果只是多了几次反转的话本片还不至于拿到7.1的高分。

它更为难得之处,其实在于全片直白且尖锐的讽刺。

讽刺什么?没错,真人秀节目无底线博眼球的邪风。

我们都知道但凡是故事必定有矛盾和冲突,有了矛盾和冲突才能有勾人兴趣的看点。

本片贯穿始末的矛盾和冲突打一开篇就直观地展现了出来。

第一场戏节目组恶搞停尸间保安,保安大叔惊恐之下也不犯怂,直接掏枪准备和“女鬼”死磕。

要不是女主艾玛及时出面说明真相,扮演女鬼的演员恐怕就要命丧枪下。

可即便险些闹出人命节目组的其他人也不以为意,反而觉得这让节目有了看点。

正因如此艾玛才决定辞职离开。

而他们的竞争对手面具人团队为了节目效果更是真的残忍虐杀别人,丝毫不心慈手软。

诚然现实中我们看不到这么血腥暴力的节目(起码国内不可能有),但综艺节目、真人秀包括网络视频无底线博眼球的现象却早已屡见不鲜。

电视时代制作人为了娱乐效果已经在道德底线的边缘试探。

到了如今人人都能成为创作者的网络时代更是可以为了收视率和点击量放弃底线。

从“审丑”到恶意剪辑再到节目中故意把两个明星作为对立面挑起两方粉丝的骂战,何尝不是娱乐创作者们职业道德底线一次又一次的降低呢?

更关键的是无论底线降到什么程度,都有一大批人买单。

正如片中表现得那样。面具人团队更血腥更暴力更真实的节目反而点击量更高。实在讽刺。

生活在如今这样一个快节奏又重复单调的社会里,有时我们的确需要一些刺激和新鲜感。

但娱乐之余,也请永远不要忘记做人的道德和底线。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